修復技術
一、 固化-穩定化修復技術:
是指利用物理/化學方法將污染物固定或包封在密實的惰性基材中,防止或者降低污染物釋放的一組修復技術。該技術較普遍應用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快速控制修復方法,對同時處理多種重金屬復合污染土壤具有明顯的優勢。
固化技術中污染土壤與黏結劑之間可以不發生化學反應,只是機械地將污染物固封在結構完整的固態產物(固化體)中,隔離污染土壤與外界環境的聯系,從而達到控制污染物遷移的目的;穩定化是指將污染物轉化為不易溶解、遷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來實現其無害化,降低對生態系統危害性的風險。固化產物可以方便地進行運輸,而無需任何輔助容器;而穩定化不一定改變污染土壤的物理性狀。對重金屬污染土壤而言,固化/穩定化技術并沒有減少污染物的總量,因此,在環境條件變化時,污染物可能被重新活化。為了達到更好的處理效果,通常把兩種技術聯合使用,例如在固化技術實施之前常要進行污染物的穩定化。
固化-穩定化技術與其他修復技術相比,具有處理時間短、適用范圍較廣等優勢。
二、原位和異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
是將氧化劑加入土壤或水體環境,利用氧化劑的氧化作用將目標污染物轉化為低毒或無毒的物質。該技術主要針對有機污染土壤,按修復地點的不同,分為原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和異位化學氧化修復技術。
修復工藝:
1、原位化學氧化
在原位向污染土壤中注入強氧化劑,利用強氧化性與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使目標污染物氧化分解,從而達到修復污染土壤的目的。常用的藥劑注入方式主要為注
入井或注入-抽出循環、直接注入及注入攪拌等。
技術路線圖:
2、異位化學氧化
將污染土壤清挖后運至場區內的化學氧化處理區域,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強氧化劑,并利用攪拌設備對土壤及氧化劑進行充分攪拌,使得氧化劑與土壤得到均勻且高效的融合,利用強氧化性與污染土壤中的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達到修復污染土壤的目的。
技術路線圖:
技術優勢:化學氧化技術應用成熟,氧化速度快,處理周期短,修復成本較低,處理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該技術能夠快速分解污染物,使污染物轉化或分解成毒性、遷移性或環境有效性較低的形態。
該技術適用范圍廣,能夠有效處理土壤及地下水中的三氯乙烯(TCE)、四氯乙烯(PCE)等含氯溶劑,以及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BTEX)等苯系物。
三、生物通風和生物曝氣:
生物通風又稱土壤曝氣,是基于改變生物降解的環境條件而設計的。它是原位生物修復的一種方式。生物通風是利用土壤中的微生物對不飽和區中的有機物進行生物降解,而在毛細管區和保護區的土壤不受影響。
生物曝氣即是指向地下水中添加氣泡形式的氧氣,促進地下水中的微生物生長,進而氧化去除地下水及飽和帶中的有機物。
可采用向不飽和區注入空氣(或氧氣)、添加營養物(氮和磷酸鹽)和接種特異工程菌等措施來提高生物通風過程中微生物的降解能力,空氣的注入可以采用注射井或抽提井。
優點:
(1)屬于原位修復技術,不挖土,不破壞土壤結構,且設計,安裝簡便易行;
(2)與SVE相比,省去了尾氣的后續處理費用,操作成本下降;應用范圍也較寬,不僅能用于揮發組分,還能用于半揮發組分及重組分有機物;可修復不滿足SVE修復要求的石油污染低滲透性、高含水率土壤
(3)操作靈活,可給土壤注入純氧氣、升高土壤溫度、添加表面活性劑或添加工程菌等方法將石油類物質從其所吸附的土壤顆粒上剝落下來,從而大大提高生物可利用性;
(4)因最終產物是CO?、H?O和脂肪酸,環境副作用小,即使中間產物是污染物,在出口處安裝氣體凈化裝置,可避免二次污染。
技術路線圖:
四、土壤氣相抽提技術:
是利用真空泵或者鼓風機等產生的負壓趨使氣流通過被污染土壤的孔隙,使揮發/半揮發性污染物通過解吸、揮發、蒸發等作用變為氣相,并氣流夾帶流向抽提裝置的一種修復技術。抽提出的污染物通過尾氣收集裝置進行處理,達標排放。土壤氣相抽提一般與地下水曝氣聯合使用。該技術適用于滲透性高的污染土壤,處理其中自由相、揮發性較強的污染物,不適用于粘土性等滲透性較低的土壤。
技術優勢:A.有效性:可迅速、有效去除包氣帶揮發性有機污染物;
B.經濟性:處理系統安裝簡單,治理成本低,約為異位修復費用的1/10;
C..操作靈活性:可結合治理地下水的抽排井安裝,亦可與其他技術結合使用;
D.后續處理簡單:出口處安裝氣體凈化裝置,避免二次污染;
E.對環境影響?。翰挥绊憛^域內建筑的結構穩定性;
典型的土壤氣相抽提系統主要包括:抽氣設備、氣體抽排井、布氣管道、監測裝置、控制裝置、抽排尾氣處理裝置等。
技術路線圖:

手機網站二維碼
暫無
公眾號二維碼
服務熱線:
0931-8592701